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108

2020-08-11 14:13:49 来源:重庆中公教育

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翻译:(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须臾:片刻、瞬间

第四段:积极乐观

①水—月 变与不变(释)

主驳客 ②取与不取(儒)

③共取清风、明月,寄情山水(道)

①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相与枕藉乎舟中

翻译: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

互相枕靠着在舟中睡觉。

适:享受,享用

1.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在失意中能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

2.主客问答的作用:

借客之口道出人生的悲观意识:政治场上的失意,生命的渺小,人生的短暂,然后进行反驳,借助水和月,阐明变与不变,取与不取(有和无)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

3.主旨:失意中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4.内在线索是:感情的变化

5.“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

6.所体现文赋的特点:①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②骈散相间,平易自然

③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重庆专升本微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上一篇: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107
  • 下一篇: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109
  •    
    公告解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