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考试内容:信息、数据、地理信息、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地理信息的特征;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拟解决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构成及所具备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领域。
考试要求:掌握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概念;熟知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了解GIS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应用领域。
第二章 空间信息基础
考试内容:地球表面几何模型的分类及各模型的概念;地图和遥感影像对地理空间的描述方式及地理信息数字化的描述方式;空间数据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及类型,元数据的基本概念及空间数据元数据的应用和使用原因。
考试要求:掌握地球表面几何模型的分类及各模型的概念;了解地图和遥感影像对地理空间的描述方式和地理信息数字化的描述方式;掌握空间数据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及类型;熟知元数据的基本概念;了解空间数据元数据的应用和使用原因。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考试内容:拓扑的概念、拓扑关系的类型;矢量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特征以及常用编码方法;栅格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常用编码方法以及编码特点;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比较与转换。
考试要求:掌握拓扑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矢量数据结构的概念、特征及与链式双重独立式编码方法并了解其他编码方法;掌握栅格数据结构的概念、特征及链式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方法;掌握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特点比较,了解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考试内容:GIS的数据来源;空间数据和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录入后的处理,包括图形坐标变换、图形拼接、投影转换、图幅拼接、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数据转换、拓扑错误处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连接接;空间数据质量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误差来源。
考试要求:掌握GIS的数据来源;了解空间数据和图形数据的采集;掌握空间数据录入后的处理,包括图形坐标变换、图形拼接、投影转换、图幅拼接、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拓扑错误处理、数据转换、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连接;掌握空间数据质量基本概念、评价指标;了解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
第五章 空间数据库
考试内容: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及功能;数据组织方式;数据库的传统数据模型;GIS空间数据库的概念与特点;GIS中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考试要求:掌握数据库定义及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及功能;掌握数据组织方式;了解数据库的传统数据模型;掌握GIS空间数据库的概念与特点;掌握GIS中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式。
第六章 空间数据的查询与分析
考试内容:空间数据的查询方式以及查询结果的显示;空间数据的量算、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插值、空间统计分类分析;数字地面模型以及地形分析。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