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文理学院专升本《生物科学》考试大纲

2021-05-04 10:45:13 来源:中公专升本官网

湖北文理学院2021年专升本《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针对专升本考试之用,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及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

三、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细胞

1、考试内容

生命的化学基础;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细胞代谢;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 基本要求

(1)了解细胞的元素组成;

(2)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3)掌握细胞的结构和细胞通讯。

(4)掌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5)掌握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和各个时相的特点,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行为。

第二章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1、考试内容

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消化;血液与循环;气体交换与呼吸;内环境的控制;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感觉器官与感觉;动物如何运动;生殖与胚胎发育

2、 基本要求

(1)理解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熟练掌握人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4)掌握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5)理解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了解动物的生殖系统与及人类胚胎的发育。

第三章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1、考试内容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调控系统

2、 基本要求

(1)掌握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植物的生长、生殖和发育。

(3)熟练掌握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4)理解植物的调控系统和激素的概念。

(5)了解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

第四章 遗传与变异

1、考试内容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调控;重组DNA技术简介;人类基因组。

2、 基本要求

(1)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2)掌握DNA复制和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

(3)了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4)掌握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主要的工具酶,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

(5)了解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癌基因与恶性肿瘤。

第五章 生物进化

1、考试内容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物种形成;宏进化与系统进化

2、 基本要求

(1)掌握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

(2)掌握物种的概念,物种形成的方式。

(3)掌握生物的宏进化和生物的系统发生。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1、考试内容

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绿色植物多样性的进化;真菌多样性的进化;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人类的进化

2、 基本要求

(1))掌握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理解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

(3)了解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

(4)掌握动物种系的发生,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5)熟练掌握人类与灵长目进化的过程。

第七章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1、考试内容

生物与环境;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动物的行为

2、 基本要求

(1)掌握环境与生态因子。

(2)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熟练掌握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4)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掌握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社群生活与通讯,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

主要参考书目:《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版。

 

湖北文理学院专升本《普通生物学》考试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A. 施莱登              B. 林奈

C. 达尔文              D. 孟德尔

2、下列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藻类                B. 细菌

C. 真菌                D. 新冠病毒

3、(     )是植物体和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A. 细胞                 B. 线粒体

C. 中心体               D. 核糖体

4、下列哪一组细胞不可能存在于疏松结缔组织中(     )。

A. 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

B. 肥大细胞和浆细胞

C. 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

D. 红细胞和血小板

5、下列哪一项是由细胞构成的(     )。

     A. 胶原纤维              B. 弹性纤维

     C. 肌纤维                D. 神经纤维

6、下列对生物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流动性               B. 有选择通透性

C. 有内吞和外排作用      D. 有对称性

7、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8、 细胞的主要能量通货是(     )。

A. CTP                    B. 脂肪

C. 葡萄糖                 D. ATP

9、上皮细胞之间的牢固连接主要是依靠下列哪一种连接方式(     )。

    A. 桥粒                  B. 紧密连接

    C. 间隙连接              D. 胞间连丝

10、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的原理是(     )。

    A. 抑制核糖体的50S亚基的活性

    B. 抑制肽链的延伸

    C. 抑制细菌转肽酶的活性

    D. 抑制乙酰胆酯酶的活性

1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最先形成的结构是(     )。

    A. 细胞板              B. 成膜体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12、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下列与吞咽食物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吞咽时,舌上举封住口腔,防止食物回流

    B. 吞咽时,咽上面的软腭上举而将内鼻孔封住

    C. 喉上升,悬臃垂盖住喉口

    D. 在A、B、C的协同作用下,借助于相关肌肉的收缩将食物挤入食道

13、蜻蜓的稚虫生活在水中,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其直肠鳃在发育过程中起源于(     )。    A. 外胚层              B. 内胚层

     C. 中胚层              D. 无法确定

14、下列有关免疫球蛋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球蛋白有4条肽链构成

    B. 每个免疫球蛋白分子上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 五种免疫球蛋白的H链和L链都是不同的

    D. 在免疫球蛋白的H链和H链之间、L链和L链之间及H链与L链之间都是通过二硫键相连的

15、在肾脏中,渗透压最高的部位是(     )。    

A. 肾小管的近曲小管处

    B. 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处

    C. 肾的皮质

    D. 肾小管的降支和升支的分界处

16、下列与神经递质有关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均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

    B. 兴奋性递质都能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抑制性递质都能使突触后膜的极性加强

    C. 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影响取决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性质

    D. 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只能改变突触后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关

17、下列哪项不是tRNA的特点(     )。

    A. 分子大小一般在80bp左右

    B. 分子中有局部的双链区

    C. 分子中5′端有一G-帽,3′端有一PlayA

    D. 分子中具有稀有碱基

18、非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     )。

A. 累加作用     B. 不完全显性     C. 上位作用     D. 互补作用

19、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城市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20、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     )。

A. 重组DNA操作     

B. 获得目的基因    

C. 转化子筛选和鉴定的

D. 外源基因的表达

21、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     )。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乙烯      D、生长素

22、人的卵子和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是发生在(     )中。

A、阴道        B、输卵管         C、子宫       D、卵巢

23、马和驴是两个物种是因为(     )。

A 、杂种夭亡     B、杂种不育        C、行为隔离    D、配子隔离

24、不属于分类单位的名称(     )。

A 、属      B、种      C、品种       D、科

25、1838-1839 年(     )提出细胞学说。

 A 、达尔文和华莱士     B、林奈     C、施莱登和施旺     D、孟德尔和摩尔根

26、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本能行为的是(     )。

A 、飞蛾扑火     B、蜘蛛织网     C、育雏      D、铭记

27、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 、鲸鱼      B、鲨鱼      C、娃娃鱼      D、章鱼

2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产能系统的是(     )。

A 、蓝藻      B、放线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29、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

A 、真菌      B、兔子       C、竹子        D、青霉

30、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

A 、维生素 C     B、维生素 D      C、维生素 E      D、维生素 A

31、木耳属于(     )。

A 、地衣      B、真菌      C、藻类       D、藓类

32、下列不被生物膜包被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33、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

    A 、微管       B、微丝      C、中间丝      D、纤毛

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需要多种细胞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 高等绿色植物由根、茎、叶等器官组成不同的系统

C.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D.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5、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

C. 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 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 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也算一个生物个体

C. 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7、下列四组生物中,其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

A. 变形虫、水绵、香菇        B.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灵芝、豌豆

38、以下生物中都不含染色体的一组是(     )

A. 蛙、衣藻、蓝藻            B. 发菜、乳酸杆菌、蓝球藻

C. 大肠杆菌、念珠藻、小球藻    D. 艾滋病病毒、真菌、细菌

39、关于下列生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噬菌体④酵母菌⑤霉菌⑥ SARS病毒⑦水绵⑧硝化细菌  

A. 自养型生物是④⑦⑧        B. 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①②⑧

C.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③⑥    D. 有染色体的生物是④⑤⑦

40、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这也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蛤蝓属于生产者

B. 构成海蛤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

C. 海蛤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

D. 这种海蛤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41、下列关于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a中生物都含有核酸,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B. b中生物除蓝藻外都不含叶绿素,但都含核糖体,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不都相同

D.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只存在于b中生物,a中生物有的遗传物质不是DNA

42、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每年造成全球数十万人死亡。德国科学家表示,新研究找到了乙肝病毒的致命弱点,有望给乙肝防治及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下列有关乙肝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乙肝病毒衣壳蛋白的单体——氨基酸分子的种类是由R基决定的

B. 乙肝病毒可以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 乙肝病毒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共同点是遗传物质都是RNA

D. 乙肝病毒能够通过复制繁殖子代,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43、下列是某同学在与同桌争论过程中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B. 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C.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备生命特征

4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 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营养方式为异养

C. 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蓝细菌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含叶绿体

D.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多样性

45、菊花通常在秋天开放,若打算使菊花提前开放,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灌溉   B、喷施生长素   C、提高温度   D、通过覆盖,缩短日照

46、​​​​​​​细胞主要利用(     )为其供能。

A.糖        B. 蛋白质       C. 脂肪      D. 核酸

47、下列有关细胞和生物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B. 多细胞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C.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 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呈现多样性

48、下列各组生物或细胞按照特征进行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  无核膜:念珠藻、支原体、酵母菌

B.  无RNA:植物筛管细胞、烟草花叶病毒、HIV

C.  有叶绿体:胡萝卜、水绵、颤藻、

D.  有细胞壁:酵母菌、硝化细菌、蓝藻、菠菜

49、地球上瑰丽生命画卷是具有丰富层次的生命系统。以下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命系统最微小的层次是病毒

B. 一个大肠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 高等动物与高等植物具备的生命层次相同

D. 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表明人工制造了生命

50、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湖北文理学院2021年专升本《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针对专升本考试之用,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医学、农学、药学及食品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生物大分子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及调控方法,了解生物化学的最新进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

三、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核酸化学

1、考试内容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核苷酸的结构;DNA和RNA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DNA的三级结构;RNA的分类;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2、 基本要求

(1)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及核苷酸的性质。

(2)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及核酸的性质。

(3)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1、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及分离纯化方法;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 基本要求

(1)了解氨基酸的分类。

(2)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3)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

(4)理解蛋白质一级、二级、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的概念。

(5)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三章 酶

1、考试内容

酶的概念;酶的分类;酶的作用机制;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活性的调节;维生素和辅酶。

2、 基本要求

(1)了解酶的概念。

(2)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

(3)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4)了解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和生理功能。

第四章 脂类与生物膜

1、考试内容

生物体内的脂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 基本要求

(1)掌握脂肪酸、脂肪和复合脂的结构特点。

(2)掌握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3)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五章 糖代谢

1、考试内容

生物体内的糖类(单糖、寡糖和多糖);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光合作用;糖异生作用;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2、 基本要求

(1)理解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2)掌握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3)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4)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况。

(5)掌握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

第六章 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

1、考试内容

生物氧化概述;呼吸链;绿色植物多样性的进化;氧化磷酸化。

2、 基本要求

(1)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

(2)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3)了解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4)掌握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第七章 脂类代谢

1、考试内容

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合成代谢;类脂的代谢。

2、 基本要求

(1)掌握脂肪酸的氧化途径(重点掌握β-氧化)。

(2)掌握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第八章 蛋白质代谢

1、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氨的同化;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合成体系及合成过程。

2、 基本要求

(1)掌握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过程。

(2)掌握尿素循环过程。

(3)了解蛋白质合成体系的作用。

(4)掌握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第九章 核酸代谢

1、考试内容

核酸的酶促降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代谢;核酸(DNA、RNA)的生物合成;基因工程简介。

2、 基本要求

(1)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2)掌握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3)理解DNA的复制和DNA损伤的修复基本过程。

(4)掌握转录的一般规律及RNA聚合酶的作用机理。

(5)理解转录过程和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基础生物化学》(第2版),郭蔼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

 

湖北文理学院专升本《生物化学》考试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核苷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

2、人体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蔗糖

3、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2,5-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4、下列属必需氨基酸的是(     )。

A.丙氨酸     B.甘氨酸     C.亮氨酸     D.谷氨酸

5、由于核酸所含的碱基具有共轭双键,使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 nm的紫外波段有强烈吸收,最大吸收值在(     )nm附近。

A.290            B.260          C.270         D.280

6、肌红蛋白的辅基为(     )。       

A.FAD           B.FMN          C.血红素     D.生物素

7、镰刀状细胞贫血病是因为蛋白质的(     )发生变异造成的。

A.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8、催化糖酵解的醛缩酶属于下列那类酶?(     )

A.氧化还原酶        B. 转移酶       C. 水解酶       D.裂合酶

9、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氨基酸     B.核苷      C.核苷酸      D.维生素

10、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

A.氢键          B.盐键         C..疏水键          D.二硫键

11、(     )是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限速酶,它是三个限速酶中催化效率最低的酶,酵解速度主要决定于该酶活性。

A.己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12、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所需能量一半以上来源于(     )。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DNA

13、糖原合成过程中葡萄糖的供体为(     )。

A.UDPG     B.CDPG     C.ADPG     D.GDPG

14、三羧酸循环一次有几次脱氢反应(     )。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15、缺乏哪种维生素可能患夜盲症(     )。

A.VitC     B.VitB1     C.VitB2     D. VitA

16、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     )。

A.二氢叶酸     B.四氢叶酸     C.生物素    D.焦磷酸硫胺素

17、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主要区别是 (     )。

A.当作用物浓度很低时,增加酶的浓度则酶促反应速度升高

B.只促进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化学反应

C.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

D.专一性强,催化效率极高

18、脂肪酸β—氧化的亚细胞定位是(     )。

A.胞液      B.线粒体      C.微粒体       D.细胞核

19、哪种物质不属于类脂(     )。

A.甘油三酯      B.磷脂     C.胆固醇      D.胆固醇酯

20、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     )。

A.中枢性肺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                 D.细胞呼吸受抑制

21、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

A.蛋氨酸     B.鸟氨酸     C. 脯氨酸     D.丝氨酸     E. 甘氨酸

22、肝细胞中每合成一分子尿素要消除多少分子氨 (     )。

A.1分子     B.2分子     C.3分子       D.4分子        E.5分子

23、必须氨基酸是对(     )而言的。

A.植物      B.动物       C. 动物和植物     D.动物和人

24、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

A.谷氨酸      B.苏氨酸      C.丙氨酸       D.甘氨酸

25、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肽链中形成拐角?(     )

A.谷氨酸      B.苏氨酸      C.脯氨酸      D.甘氨酸

26、与RNA无关的是(     )。

A.三叶草形    B.四级结构   C.核糖体   D.帽子结构   E.含较多稀有碱基

27、tRNA 哪个部位与氨基酸结合(     )。

A.3'-端CCA-OH    B.反密码子环  C.DHU环   D.TΨC环  E.稀有碱基

28、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是 (     )。

A.mRNA     B.tRNA     C.rRNA     D.DNA     E.蛋白质

29、有关生物氧化,错误的是(     )。

A. 反应条件温和,近 37℃, pH 近中性

B. 由一系列酶促反应构成,并逐步释放能量

C. CO2 由碳和氧直接化合而成

D. 物质脱下的氢可与氧结合生成水

E. 加水脱氢能使物质间接获氧

30、mRNA的功能是 (     )。

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B.转移甲基     C.转移氨基酸

D、氧化还原     E、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31、人体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     )。

A、尿素     B、尿酸     C、核苷酸     D、乳酸     E、胆红素

32、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是(     )。

A、H+     B、K+     C、Mg2+     D、Mn2+     E、Cl- 

33、竞争性抑制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底物与抑制剂结构相似         B、底物与抑制剂同时与酶活性中心结合

C、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健结合     D、抑制作用强弱只取决于抑制剂浓度大小

E、可用增加底物浓度解除抑制作用

34、下列哪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 (     )。

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

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与底物进行反应

C.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

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

E. 底物浓度影响

35、磺胺药的作用机理是(     )。

A、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B、反馈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竞争性抑制作用        E、使酶变性失活

36、作为催化剂的酶分子,具有下列哪一种能量效应 (     )。

A.增高反应活化能     B.降低反应活化能     C.增高产物能量水平

D.降低产物能量水平   E.不改变反应活化能

37、脂肪酸合成的原料是 (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辅酶 A     D、乙酰 CoA     E、维生素

38、在线粒体中进行脂酸碳链加长时,二碳单位的供体是 (     )。

A、乙酰 CoA    B、琥珀酰 CoA  C、丙酰 CoA  D、丁酰 CoA  E、丙二酰 CoA

39、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时所需的NADPH+H主要来自于(     )。

A、糖酵解   B、糖有氧氧化   C、糖异生   D、磷酸戊糖途径   E、脂类代谢

40、 以 NADPH+H+ 为供氢体的代谢途径是(     )。

A. 糖酵解      B. 磷酸戊糖途径      C. 糖异生作用

D. 脂肪酸生物合成     E. 核酸合成

41、在内质网中进行脂酸碳链加长时,二碳单位的供体是(     )。

A、乙酰 CoA     B、丙酰 CoA     C、丁酰 CoA

D、丙二酰 CoA   E、琥珀酰 CoA

42、组成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是(     )。

A.C      B.H      C.O      D.N

43、有关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相对次要的是(     )。

A. 作为物质运输载体     B. 氧化供能     C. 作为生物催化剂

D. 抵御异物对机体的侵害和感染

E. 调节物质代谢和控制遗传信息传递

44、与三羧酸循环无直接关联的是(     )。

A. 柠檬酸     B. 琥珀酸    C. α -酮戊二酸    D. 乙酰乙酸    E. 延胡索酸

45、三羧酸循环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     )。

A. ATP     B. GTP      C. UTP      D. CTP      E. TTP

46、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

A. 转氨基作用           B. 联合脱氨基作用        C. 直接脱氨基作用    

D. 氧化脱氨基作用       E. 嘌呤核苷酸循环

47、有关糖酵解,正确的是(     )。

A. 无氧条件下,糖分解为乳酸      

B. 糖酵解是人的主要供能途径 

C. 糖酵解过程是可逆的

D. 丙酮酸生成乳酸所需氢原子由 NADPH 提供

E. 剧烈运动糖酵解速度减慢

48、乙酰乙酸在肝外组织被利用产能时,首先转变为(     )。

A. 丙酮酸    B. 乙酰 CoA    C. 乙酰乙酰 CoA    D. β -羟丁酸    E. HMG-CoA

49. 与乙酰 CoA 无关的是(     )。

A. 脂肪酸氧化         B. 胆固醇合成       C. 酮体代谢   

D. 糖无氧氧化         E. 磺胺类药物生物转化

50、下列含较多稀有碱基的是(     )。

A.DNA     B.tRNA     C.mRNA     D.rRNA     E.cAMP

 

原标题:湖北文理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

文章来源:http://jw.hbuas.edu.cn/info/1061/1949.htm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上一篇:2021年湖北文理学院专升本《地理科学》考试大纲
  • 下一篇:2021年湖北文理学院专升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    
    公告解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