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综合考查》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内容包含《教育学原理》和《普通写作学教程》两个部分,各占50分。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考试范围
绪 论 教育学及其发展
(一)考查要求
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各阶段的重要事件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 教育及其本质
(一)考查要求
理解:教育的起源
掌握:
1.教育的概念和本质
2.教育的要素和基本形态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考查要求
理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掌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应用:科教兴国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考查要求
理解:人的身心发展及影响因素
掌握:
1.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2.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考查要求
理解:教育目的内涵及层次结构
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参考书目:《教育学原理》[M].项贤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
第二部分 《普通写作学教程》考试范围
第一章 文章的性质与功能
(一)考查要求
理解:正确的写作观
掌握:
1.写作的概念和本质
2.文章的功能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文章的性质和种类
1.文章的性质: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认识情感,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篇章结构达到书面语言形态。
2.文章的分类:可分为普通文章和应用文章两类,普通文章可分为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应用文章可分为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两大门类。
第二节 普通文章表现事物的方式及其社会作用
1.方式:
(1)以个别反映一般
(2)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
(3)用直述的方式进行表达:
事实语基,文理通畅;逻辑严密,表述简要;观点突出,有的放矢。
2.社会作用:
(1)认识作用——真
(2)教育作用——善
(3)审美作用——美
(4)实用价值——用
(5)消遣娱乐作用——乐
第二章 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一)考查要求
理解:写作的特殊之处
掌握:
1.写作的特点
2.写作的规律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写作的基本特点
1.个性性
2.综合性
3.实践性
4.创新性
5.目的性
第二节 写作的基本规律
1.物意文双重转化律
2.多元因素统一律
3.点化调整渐深律
4.知行结合通变律
第三章 作者的素质、能力与责任
(一)考查要求
理解:作者与文章质量的关系
掌握:
1.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2.作者的责任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作者的素质与能力
1.作者的素质:气质;性格;兴趣
2.作者的修养:思考;文化;表达
3.作者的能力:观察;想象;思维;语言
第二节 作者的责任
把优质的精神产品奉献给读者,要求以正确的世界观、崇高的社会理想、崇高的道德品质、健康的思想感情和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影响读者。
第四章 写作技巧
(一)考查要求
理解:写作技巧在文章写作中的应用
掌握:
1.写作技巧的重要
2.写作技巧的应用
(二)考查内容
第一节 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1.技巧在写作中的地位:它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多个阶段、各个环节,是作者艺术素养与写作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写作活动中至关重要。
2.技巧的特点:
(1)稳定性;(2)互渗性;(3)创新性;(4)审美性。
第二节 写作技巧举要
1.构思与布局:
(1)构思:对文章的模样构想出一个概况。是一种指向性的思维过程;是作者内心与外境交融的心理流程;构思过程充满着多别性特征。
(2)布局的方法:
正反对比法;博引作证法;一字立骨法;从一到多法;移步换景法;欲擒故纵法;欲扬先抑法;喻托寄信法;往复叠进法;举纲张目法;逻辑归类法;分条切割法等。
2.定位:确定文章的体制样式
普通文章的基本样式可划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3类。
定位的技巧应按“模仿——借鉴——创新”的规律来学习、提高。
3.选技:(1)点与面;(2)粗与细;(3)虚与实;(4)隐与显;
(5)断与续;(6)疏与密;(7)张与弛;(8)谐与庄。
4.谴言:作者在完成构思后用语言来传达构思成果使之物化的实践操作过程。选择性,造境、暗示、变态等。
第三节 技巧的研究和学习
1.从研究生活学习技巧
2.从研究别人作品和经验中学习技巧
3.在写作实践中学习技巧
参考书目:《普通写作学教程》(第五版)[M].路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
原标题:嘉应学院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普通专升本综合考查要求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MjYxNzE5NQ==&mid=2247485287&idx=1&sn=1d417d4505adb5630b077652dff8a97c&scene=21#wechat_redirect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