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比喻用得好?
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愁,用滔滔春江水来比喻,使愁有了载体,变得具体可感,生动真切。以“一江春水”喻愁,道出胸中的愁情多且深广,“向东流”三字从时间、空间的二维角度,勾画出了一幅辽远开阔的画面,令人感到愁情无穷无尽、无边无际。
13.水调歌头苏轼(背诵并默写)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A1]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文体:豪放词
2.作者:苏轼①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②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A3] 、苏辙(合称三苏)
王安石、曾巩)
③“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④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⑤北宋古文运动代表人物(北宋文坛上成就最高的文学家)
⑥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⑦思想:以豪放为主,渗透悲观意识
3.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赋、散文
4.序言:时间、状态、目的(思念弟弟)
5.重点字词:
不胜:禁受不住
全:两全,月圆人圆
婵娟:指月亮
苏轼的弟弟
体现“兼怀子由”
北宋著名词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