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东华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9-09-26 14:16:07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QQ

专升本公众号,长按关注喔~↓↓↓

二维码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目前我院将该课程列为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文科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1、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和作文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

(一)语言知识部分(15分)

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知识。对语言知识的考核,重点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二)文学知识部分(20分)

文学知识,主要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或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成就,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基本的知识点),作品集名称;认知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者、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课文阅读分析部分(25分)

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目标是:

1、识记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时代或国别;

2、识记每篇课文所属文体类别,联系课文的内容和基本表现方法,了解其主要文体特征;

3、记忆教材中规定背诵的课文;

4、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旨(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思想),认识其思想意义;

5、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

6、理解并根据课文的主要创作特色,对各种文体常用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如对偶、排比、烘托、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扬言志等,能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

7、识别并理解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对偶、夸张、排比、反语、反诘、设问、反复等,并能联系课文说明其修辞作用;

8、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理解其含义和表情达意作用。

例:《秋水》

根据本文主旨,说明其客观思想意义;理解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及表达作用;识别文中的排比句和反诘句;理解本文所用的逐层推进的说理方法,并据此对文章说理过程作简要分析。

例:《归园田居》

概括这首诗的主旨,找出体现旨意的关键诗句;指出诗中运用对比的词语,并说明其表现的意蕴;理清诗中写景部分的角度与层次,具体说明它是如何做到情景相互生发的。

(四)作文部分(40分)

作文主要是对应考者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核,同时也是对应考者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知识积累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全面测试。

作文考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及行文合乎规范。

应考者应把学习和练习重点放在提高议论和叙事、抒情的能力上。

附 录:

(一)重点阅读课文:

《先秦诸子语录(一)》、《冯谖客孟尝君》、《秋水》、《李将军列传》、《陈情表》、《蒹葭》、《短歌行》、《归田园居》、《滕王阁序》、《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登高》、《长恨歌》、《西塞山怀古》、《锦瑟》、《虞美人》、《十年生死两茫茫》、《声声慢》、《水龙吟》、《沈园二首》、《再别康桥》、《雨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断魂枪》、《咬文嚼字》、《内蒙访古》、《麦琪的礼物》

(二)主要参教书

大学语文(增订本).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徐中玉 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上一篇:2019年东华理工大学《测量学》考试大纲
  • 下一篇:2019年东华理工大学《房屋建筑学》考试大纲
  •    
    公告解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