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3年,( )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著名诗作。
A.艾青
B.田间
C.臧克家
D.袁水拍
2.“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该句出自鲁迅的作品( )。
A.《伤逝》
B.《彷徨》
C.《故乡》
D.《狗·猫·鼠》
3.七斤这个人物形象出自( )。
A.《风波》
B.《阿Q正传》
C.《明天》
D.《藤野先生》
4.老舍最著名的剧本是( )
A.《蔡文姬》
B.《王昭君》
C.《屈原》
D.《茶馆》
5.老舍小说《断魂枪》中的( )是一个意识到民族悲剧的先觉者形象。
A.王三胜
B.沙子龙
C.孙老者
D.赵七爷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艾青作品创作时间的考查。《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歌。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2.【答案】C。解析:C项,《故乡》是鲁迅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名言有“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A项,《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也是鲁迅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名言如下“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份孤寂”;B项,《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D项,《狗·猫·鼠》是鲁迅一篇散文,该文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并解释了自己“仇猫”的近因。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A。解析:A项,七斤是鲁迅小说《风波》中的一个农民形象;B项,《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C项,《明天》是鲁迅的一篇小说,收录在《呐喊》中,主人公是寡妇单四嫂子;D项,《藤野先生》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本题答案选A。
4.【答案】D。解析:ABC项是郭沫若的历史剧。
5.【答案】B。解析:老舍《断魂枪》中的沙子龙“不传五虎断魂枪”是明智的,因为“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的时代,“五虎断魂枪”根本无用武之地。这是他意识到民族悲剧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先觉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