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文化课,别留"真空期"

2020-07-17 15:36:53 来源:天津高职升本

20届考试刚刚落下帷幕,此时同学们正在为专业课考试全力以赴,而对于文化课备考,部分同学认为在专业课考试之后冲刺也不晚。这个想法是不对的,虽然专业课分数较高,但因其考察简单,题型基础。文化课成绩就成了成功上岸的核心要素。

所以在备考专业课的同时,丝毫不能对文化课放松。不能出现所谓的“真空期”。

语文

语文题型与高考相近,并不是太难掌握的科目,如果想要获得高分,也要比其他科目容易突破。

需要理解教材文言文中文字、词汇、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用法;了解古今通用的一般修辞方法。

识别古今词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仍然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数学

数学知识繁多复杂,如果不分主次想要在短时间内对所有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无疑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考纲要求掌握程度划分主次。

如果数学处于弱项,还想要学习理科,那么面面俱到、一味求全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最容易出现的误区。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清,必要时要有所舍弃。不是哪差补哪,而是要在能提分的知识上多下工夫。

英语

英语是文理科的公共科目,所以英语就是上分的神器,英语的难度远低于四级英语,可以说难度小了很多,技巧上弱了一些,考察更倾向于单词方面,只需掌握3500左右常用单词及500左右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只要努力分数不会太差,说是上分神器也不为过。

计算机

因为计算机均为选择题,比较容易,能轻松达到100分至110分。不过如果想要达到高分,还需注重基础。

计算机知识也是以杂著称,计算机获得高分远比数学上分容易的多。

学习误区

学生对待文化课复习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学校知识掌握不错,文化课稍努力一下,就可以考出高分;二是认为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短时间内很难补上去,所以自暴自弃。

前者的轻视思想千万要不得。因为学校起点不高,考试简单,难免造成文化课底子薄弱却可以期末获得高分的现象,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习。考生落榜大多是因为文化课没过关,所以对于文化课,切勿因盲目自信而留下遗憾。

而且在这段时间要克服焦虑心理,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建立自信心。

下边介绍一些科学方法,可以辅助大家复习。

高效学习法

01番茄学习法

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相对于GTD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

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番茄工作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02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东尼·巴赞。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03读写结合法

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复习时,应加大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力度,做到温故而知新。

如:背诵古文或单词,有一个小窍门,就是一边读,一边用手在书桌上书空练写,手和嘴一起动,这样记得快,记得牢。

04交叉复习法

当我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如先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你产生厌倦心理。

许多同学喜欢本着死磕精神来复习,比如复习英语,就立志把单词全部记下来,把不会的词组全歼,所以他本着不是你死就是你亡的决心背单词背了一下午,结果越背忘的越多,到晚上有些单词他都忘了自己背没背了。

05任务分解法

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写下来,一步一步来。比如今天要写完数学三道大题,写一套英语模拟题,做完三页政治题之类。

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在任务本上打勾,如果能提前完成任务奖励自己一杯奶茶之类,没有完成的话就坚持做完再离开教室。

06自我催眠法

这里的催眠不是让你快速入睡,而是为了目标的自我暗示。

你需要的也是两件事:明确的目标以及坚定的信念。

目标每个人都很明确,但是坚定的信念不一定每人都有,我们需要的就是进行自我催眠。

比如每天都会想象进入你想进的大学的样子,以后在大学的生活,每天想的是你已经成为了某所大学的学生而不是我希望成为某所大学的学生。

这不是一种迷信,而是在自我暗示时,你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变得自信,进而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原标题:备考文化课,别留"真空期"

文章来源:http://dwz.date/b62c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上一篇:专升本复习高效学习法
  • 下一篇:学会这三招,暑期轻松备考效率翻倍
  •    
    公告解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