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升本考试内容是什么?山西专升本考试难不难?专升本考试复习资料有哪些?如何准备山西专升本选拔考试?山西专升本考试网为您提供山西专升本考试信息,包括专升本各个学科的知识点以及专升本备考常识等。
新安吏
一、作家作品知识
1.杜甫,字子美,“诗圣”,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2.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3.人格:仁民爱物、忧国忧民。
4.风格:主要是沉郁顿挫;萧散自然。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5.他的诗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也被称为“诗史”。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6.代表作品:《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
【考查方式】
1.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 清新淡雅
B 豪放飘逸
C 深婉华美
D 沉郁顿挫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典型风格。D 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
悲慨。就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强烈是第一位的。
2.杜甫诗歌“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
【答案】《无家别》
3.自号少陵野老的诗人是()
【答案】杜甫
4.下列作家中,其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的是()
A 陆游
B 岑参
C 杜甫
D 杜牧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杜甫的文学史地位及评价。
二、重点字词
1.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喧呼:高声呼叫。
2.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伶俜:孤零。
3.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莫自:不要。眼枯:把眼泪哭干了。
4.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天地:天子和朝廷。
5.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平:平定。
6.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顺:符合正义。
三、文章分析
1.文章背景知识。
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公元 758 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十分可喜。然而昏庸的唐肃宗李亨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再战,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2.试分析,在《新安吏》中诗人所体现的矛盾的思想感情。
【解析】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是社会现实本身矛盾的反映。 一方面,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另一方面,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压迫人民,在国难当头却又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捐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然而前者毕竟居于主要地位,诗人在同情老百姓遭遇的同时,更希望人民忍辱负重,团结一致,实现王朝一统。
3.试分析诗歌中“客”与“新安吏”对话所隐含的情感变化。
【解析】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诗人的问话。问话中包含着一种斥责之情,但“借问”二字,还可以看出诗人虽然不平、不忍,但依然在有礼有节地发问。在得知“府帖昨夜下”之后,明白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4.试分析“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与《送友人》中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情感有何不同?
【解析】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声。这两句隐含着诗人的主观感受,以白水象征以泪送行,凄凉之景历历在目。“白水绕东城”中的白水象征着告别友人的不舍,像流水一般绵绵不绝。
5.试分析《新安吏》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总体来说,本诗是一首叙事诗,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白水”“青山”句既是景物描写又是抒情;“岂意贼难料”句是对战争的议论,集多种表达方式,多维度、多方面、灵活展开叙事,使得“点兵”一事更加生动鲜明,牵动读者神经。
四、思想主旨
《新安吏》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五、艺术特色
1.对话、独白入诗。
诗中有作者问,有新安吏答;有作者再问,无人回答;及作者对征人的劝慰。这样比单纯的平铺直叙更容易表达感情。
2.语言通俗晓畅。
如作者对征人的劝慰,有悲愤,有揭露,表现了作者既对战争不满,又对朝廷有所维护,可谓用心良苦。
3.因情取景,情景交融。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隐含着诗人的主观感受,以白水象征以泪送行,凄凉之景历历在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