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汉语语法知识。D项正确,“则杀之”的“之”是代词,代“他”。A项“之”为结构助词,意为“的”;B项“之”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为结构助词“的”。
17.下列哪项使用了双关修辞格(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C.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
D.太阳的影子躺在波浪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晴”又为“情”,是一个谐音双关。出自刘禹锡《竹枝词•其一》。B项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格。C项采用了比喻的修辞。D项采用了拟人的修辞。
18.《秋夜》是巴金为纪念( )逝世20周年而作的。
A.沈从文 B.胡适 C.朱自清 D.鲁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相关知识。《秋夜》是巴金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而作的。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秋夜》,收入《野草》。鲁迅先生逝于1936年,巴金于1956年借用鲁迅当年用过的题目,创作散文《秋夜》,以怀念、追思、颂扬鲁迅及其精神。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