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总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色和精神脉络。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那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A.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正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正处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D.正处于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3、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科学地区分了中国革命对象和中国资产阶级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形成
C.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
4、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述了( )
A.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
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C.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D.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
答案解析:
1.【答案】B。解析: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干扰项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CD是无关项。
2.【答案】A。解析:尽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也就是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A项符合题意。随着我国经济和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不符合题意。C项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而我们现在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项和D项不符合题意。
3.【答案】B。解析: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1927):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标志: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故A选项符合题意。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1945):1935年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
4.【答案】C。解析:ABCD都从侧面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和优越性。但只有C与题干的意思最贴切,鲜明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ABD均与题意不符。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