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升本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023年5月18日】

2023-05-18 10:54:18 来源:中公专升本

1.《论语》记载的是( )的对话

A.孔子言语

B.孔门师徒言语行事

C.孔门师徒言语

D.孔子行事

2.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秋水》的是( )

A.望洋兴叹、祸起萧墙

B.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C.贻笑大方、分崩离析

D.祸起萧墙、分崩离析

3.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 )。

A.《史记》

B.《战国策》

C.《左传》

D.《五代史》

4.“赋”这种文体形成的年代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代

C.晋代

D.南北朝时期

5.下列各项中,属于陶渊明作品风格的一项是( )。

A.沉郁顿挫

B.清新飘逸

C.质朴平淡

D.通俗晓畅

 

答案解析:

1.【答案】B。【解析】《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故选B。

2.【答案】B。【解析】“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出自《庄子》中外篇篇目《秋水》。故选B。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学史基础知识。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答案】B。【解析】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学史基础知识。陶渊明的作品具有恬淡、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与沉郁顿挫、清新飘逸、通俗晓畅无关。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上一篇:河北专升本考试数学模拟考试【2023年5月18日】
  • 下一篇:河北专升本考试计算机模拟试题【2023年5月18日】
  •    
    公告解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