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属于“通假”的一句是( )
A.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 逮 也,而有志焉。
B.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D.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通假字。C选项中“有”是通假字,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间。“一旬”指的是十天,所以“旬有五日”指的是十五天。
52.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下列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的一项是( )
A.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B.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
C.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D.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只有C选项是自然环境描写。
5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出自( )
A.《战国策》 B.《史记》 C.《论语》 D.《春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出自《论语》。
54.下列选项中划线的字,其“古今意义不同”的是( )
A.此六君子者,未有 不谨于礼者也。
B.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
D.桂 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C选项中“兵”在现代指“士兵”,而在这句话中是“兵器”。
55.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其诗歌体裁是(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律诗 B.楚辞 C.词 D.汉乐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体知识。《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虞美人》是词牌名。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