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119

2020-08-11 14:19:02 来源:重庆中公教育

简答题:

1.《苦恼》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苦恼》的思想意义在于,虽然描写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小人物的苦恼,但是在实质上反映了人间冷酷和社会的异常黑暗。车夫姚纳一心想倾诉自己的苦恼,结果处处碰壁,他周围的人们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人机关系被市侩意识支配,难以沟通感情,互相理解,从而现实出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冷酷。军人与青年对姚纳的不幸漠不关心,固然有社会地位的差别和隔膜,但是,与姚纳处于同一阶层的看门人和青年车夫对他的遭遇也无动于衷,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冷酷无情到何等地步。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终于把姚纳推向小母马,他在对马的倾诉衷得到了人间得不到的安慰和同情,从而说明了人不如马的昏聩社会现实。作者以深沉的感伤和强烈的愤慨,无情地揭露和否定了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现实(以小见大的特点)

2.马车夫姚纳为什么要再三对别人叙说他儿子死了的事?

因为他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安慰,能够有人分担他的痛苦。

3.简述《苦恼》中车夫姚纳的苦恼哪些?

儿子死了 生意冷清 年纪大了 痛苦无处诉说

4.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并说明小说采用的基本表现手法是什么?

反映了俄罗斯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控诉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小说主要是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5.简析小说中人与人和人与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作用是什么?

对比关系:没有人倾听姚纳诉说苦恼,马听着。作用:说明社会人情的冷漠,人不如马的社会现实

‚类比方法:用小母马和姚纳相类比。作用:说明人和马一样悲惨的处境

重庆专升本微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上一篇: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118
  • 下一篇: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120
  •    
    公告解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