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56

2020-08-06 14:36:35 来源:重庆中公教育

简答题

1.说明诗作第一部分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描绘自然景物,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为下面的抒情提供环境和气氛。

2.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选择景物极具典型性;善于烘托和铺垫。第一段由春江引出明月,渐次引出花林、芳甸。江伴月,月伴花,将“春江花月夜”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春的颂歌,接着诗人面对春江明月,抒发了宇宙永恒、时空久远的感悟,从中寄寓着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慨叹!然后,推出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情思哀愁

3.为什么说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作者通过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得出“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生命渺小,宇宙浩大”的哀叹意识,然后再说,人是可以代代相传的,永恒的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因此,哀而不伤。

游子和思妇相聚甚远,音讯不通,但仍可通过月关传递相思之情,因此哀而不伤。

重庆专升本微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上一篇: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55
  • 下一篇:重庆专升本《大学语文》之古文57
  •    
    公告解读预约